您好,欢迎来到国质金银珠宝检验中心!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专题 > 行业动态 >
行业动态
风波激发的产业提档和拓展——关注现代产业集
时间:2010-11-25    作者:NQTC    浏览:

山下湖,全国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、养殖基地、集散中心,因为一场风波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。

 

近日,一场由诸暨市政府牵头、集结国内多家院校著名专家和山下湖龙头珍珠企业的“珍珠粉鉴别标准”研讨会在这里举行。中国珍珠粉行业标准空白的历史或将在这里改写,山下湖再次受到各方关注。

 

在这个供应着全球70%以上淡水珍珠的“珍珠之乡”,不仅整个行业的规范标准正呼之欲出,一场产品升级、结构优化的产业变革正被孕育。

 

风波后的产业契机

 

“以前国内这方面的标准基本是付之阙如的,这次标准的探讨将弥补这一空白。对于公众关心的如何鉴别珍珠粉和蚌壳粉的标准,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几种方法,会议后这个课题将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深化下去。”一位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向记者透露。

 

前不久曝光的“珍珠粉事件”,折射出珍珠粉行业因标准缺乏带来的阵痛。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华君说:“有了标准,行业便有了规范,企业也得以正名。”

 

如今,这个“大多数人围绕着珍珠打转”的小镇,正变得更加主动,政府和企业携手为整个行业的兴衰积极奔走。

 

风波之后,山下湖镇政府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对企业进出货台账管理、监督跟踪车间生产流程、规范产品制作工艺、查封不规范企业等一系列行业整合措施。受波及的企业也开始严格自查。

 

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:“这不仅是一次淘汰落后产品的行动,也是一次企业提升的机会,更是一次行业重塑、提档升级的机遇。”

 

现在,“珍珠之乡”不仅走出了阴霾,底气也更足了。受到牵连的一些药字号、妆字号、健字号企业,也在回升的订单量中重现笑颜。

 

恰恰就是这场风波,让整治之后的珍珠市场更规范,竞争更有序,更多的投资者闻讯而至。就在整合措施开始后不久,一家国内著名企业表示了向山下湖投资的意向。

 

“虽然目前珍珠粉产业占山下湖珍珠产业的比重还不到5%,但今后珍珠粉产业的发展空间绝对巨大。”山下湖镇副镇长宣建州说,现在正是产业发展的转折点。

 

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

 

聚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

 

从中端到终端的蜕变

 

珍珠,曾经是山下湖的“农副产品”,论斤销售,利润只比粮食稍高。如今,一颗极品珍珠有价无市。

 

从背着麻袋进城卖珠,到坐等境外客商上门收珠,再到如今的养殖、加工、设计、销售“一条龙”,山下湖走的产品升级之路越走越宽。

 

今年年初,山下湖政府正式提出:让珍珠产业从中端化走向终端化。“跳过中间商,直达市场。终端化是指设计、品牌和销售渠道全部实现自有。”宣建州说。

 

本月,由山下湖镇政府、珍珠企业和浙江大学联合建立的珍珠行业科创平台投入使用,这个投资4000万元,与华东国际珠宝城仅一街之隔的科创服务平台,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珍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加快珍珠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。

 

同时,政府积极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,广揽人才;举办珠宝设计大赛,吸引业内关注;企业在外地开设专柜,政府直补5~10万元;企业在央视做宣传,政府也给予一定的品牌推广补贴。

 

“阮仕珍珠”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尖沙咀设立分公司,“除了吸引订单,还想借助香港的区位优势吸引最好的设计人才。”副总经理何建良介绍说,公司已与德国、日本的多位国际大牌设计师签约,确保每月都有十几款最新设计供挑选。在最新一期的珠宝杂志《芭莎珠宝》上,“阮仕珍珠”最新款的广告和国际一线品牌香奈儿、蒂凡尼放在一起。

 

“我们每年光研发投入就有1000多万,并且每年都在增加。”国际化的设计,使“阮仕”出品的珍珠项链价值提升20%至30%。其珍珠饰品年销售额,也由几年前的200万元飙升至今年的2000万元。

 

“长生鸟”,这家专做珍珠粉化妆品和保健品的企业,竟有70%的产品销售通过新兴网络渠道完成。珍珠美颜网、淘宝商城和遍布全国的网络经销商,确保年销量超过1000万元,固定消费人群12万,重复购买率50%,仅珍珠粉一项一年就能卖出100吨。借助网络的力量,公司的年生产量从两年前的10吨,扩大到如今的100吨,“长生鸟”成为业界B2C 销售的传奇。

 

设计和渠道的自有,为企业打响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如今,“山下湖”、“阮仕”、“佳丽”、“长生鸟”、“天使之泪”等品牌频频亮相美国拉斯维加、瑞士巴塞尔等各大珠宝展,山下湖的珍珠产业从“为他人作嫁衣”,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。

 

变珠为宝的华丽变身

 

除了“珠”本身的内涵深化,山下湖人也开始积极挖掘“珍珠全身是宝”的内涵。

 

2007年9月25日,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,成为国内淡水养殖类第一股。现在,除了珍珠品牌“千足”外,养生饮料“珍世堂”和化妆品“芙动力”,又为公司的扩张注入新动力。“山下湖”投入1000多万元的蚌肉多糖开发和应用项目,时至今日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,两大新产品系列正在壮大。拥有养殖、制药、生物科技等七家子公司的“山下湖集团”,在北京“鸟巢”和杭州西湖边上开设了面积均为200多平方米的专卖店,新增加盟店十余家。

 

在差异化经营意识的引导下,一些小型企业开始独辟蹊径。米珠、粉珠串成的新式手链,忽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;水滴珠、纽扣珠等异型珠,经过巧妙的设计加工,出口订单激增;几个月前还被人堆在一边的 “下脚料”蚌壳,最近也成了抢手货,从白送都没人要,到价格飙升至几千元一吨。这些“废物”捻成碎片,摇身一变成了价格6000元一平方米的马赛克,成了高档酒店背景墙的最佳原料。

 

命运被改写的还有蚌肉,如今它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:山下湖鲍鱼。配好配料,变成真空包装,或者脱水制成肉干类即食产品,在一些超市热卖。

 

据悉,这类珍珠衍生品企业,目前在山下湖做出规模的已有几十家,兼营企业或作坊更是不计其数。“在产业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,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是不二选择。同时,珍珠衍生经济也是山下湖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宣建州说。

分享到:

友情链接 / Links